中走絲機床的衡量標準
1、符合線切割標準
你沒有看錯,就是這么一條基本的不能再基本的要求。包括精度標準和安全標準。這條看起來非??尚?,但其實是一條基本的要求,之所以這么寫,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的線切割產品,大部分都不符合標準中關于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的標準,其實就是快走絲的標準,連***基本的精度標準里的重復定位精度和定位精度也達不到,所以才把符合標準列為條例。這已經是中走絲的要求了,如果連基本的線切割精度標準,安全標準都符合不好,還好意思叫比快走絲更高端的中走絲嗎?
2、多次切割功能
多次切割功能的作用是用快速切割去除余量,然后再用小脈沖掃遍提高精度和光潔度的方法,這是一種在慢走絲上常用的加工方法。這也是提出中走絲概念的時候所具備的功能?,F在倒是大部分中走絲都能符合這條。
3、采用C型結構/直線導軌/滾珠絲杠
雖然目前在業內對于直線導軌和普通的V平導軌那個精度更好,以及C型結構和音叉結構的優劣還在爭論,但是放在現實情況下,目前的直線導軌產品遠比線切割廠家自己做的V平導軌精度好,保持性好;這是因為直線導軌生產廠家的的制造設備遠優于線切割廠家的制造設備。而C型結構的剛性,機械穩定性要好于音叉結構。特別是在加工過程中當鉬絲抖動的時候的音叉結構所導致的顫動,會加劇絲抖。這條可以作為保障產品采用高精度結構和部件的一個條件吧。
4、采用交流伺服驅動
雖然在國際機床廠家中也有用步進電機做出高精度機床的,但是高精度的步進電機價格也和交流伺服差不多了,就目前市場上的實際情況而言,要求選用交流電機是因為市場上交流電機的驅動單元做的相對完善的多,使交流電機系統在響應速度,定位精度方面都遠高于目前市場上定位相對低端的步進系統。當然,價格也差別比較大,常見的交流電機系統基本在3500-4000/軸,而采用反應式步進電機,電機200-300,驅動器自己做,用不了100,好一點的混合式步進電機,電機500-600,驅動器也幾百可以拿下。我們還是不得不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
5、加工參數界面可調,并配備專家數據庫
看到這條估計很多人又要覺得奇怪,中走絲加工參數還不可以在界面上調嗎?但事實上,很多所謂的中走絲加工參數是單獨的操作面板去調整,之所以做成這樣是因為采用了以前的編控系統,看清楚是編控系統,只能編程,后來加進去的控制功能只控制軌跡,所以線切割廠家無奈就單獨加一個調整加工參數的面板。這里要求的是,放電系統在控制系統控制下,因為相互獨立的軌跡控制系統和放電系統是無法做到自動化的,這一點上中走絲必須向慢走絲看齊,還有些系統表面上在系統里設置加工參數,后臺其實也是獨立的,只能用線控選擇放電單元的8組加工參數。中走絲應該具備的標準是:在操作界面里,可以任意選擇加工參數,并配備參數庫,也就是可以調用預先設定的加工參數或者上次使用的加工參數。
6、程序中可改變加工參數
在慢走絲加工中,加工參數可以根據加工工件的厚度變化時的部位在程序中設定好的參數自動改變,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實現工件參數改變或者是直線轉角部分采用不同的進給速度。從而減少加工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對于中走絲而言,其中改變補償是有用的,因為鉬絲的損耗,在切割大工件的時候,切割到一定程度,因為鉬絲以及損耗,改變補償就意味著可以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
7、恒張力功能
實際是張力自動調整功能,因為張力變化實際上對于切割效果的影響很大,目前大部分線切割機床采用重錘拉緊鉬絲的方法,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容易做到,缺點是對于低頻張力變化可以自動補償,而且對于高頻張力變化的補償能力基本為零?,F在已經有了電子張力調整,一種是采用電機控制絲桶移位的拉緊方式,常見的是控制電機拉緊加在鉬絲環路里的導輪的方法,這幾種方法各有利弊,但,至少要有這個功能。
8、電子手輪
以前的線切割都是采用手控盒,如果想移位微距離,那就考驗操作工的電子游戲資質了,移動多少是靠按下去的時間來決定的;很不準確,自然無法提高精度。因此認為必須具備以1微米移動的控制功能,理想的是具備1微米。10微米和100微米的選擇,可以用電子手輪移動工作臺。
9、自動定位功能
針對各種不同加工零件,中走絲應該具備自動定位的功能,這樣有助于找正工件加工基準點,也就意味著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如果加工基準都找不準確,何來加工精度?至少應該具備內圓、圓柱、邊定位,內角外角自動定位的功能,同時,定位精度應該小于2絲。
10、螺距補償功能
其實這一條是相關的,如果沒有螺距補償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精度符合國標的,但是在現實中,沒有螺距補償功能的線切割很難做到滿足精度指標,之所以在這里把這一條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還涉及到一個精度保持性的問題,中走絲機床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精度喪失可以通過螺距補償的功能來糾正精度誤差,使機床精度再回到國標范圍內。